赞比亞最大光儲專案開建,三一矽能如何跑贏非洲綠色能源“下半場”?
當地時間5月5日,隨著赞比亞佳航礦業10MW/33MWh光伏儲能微電網專案正式開工,三一矽能再次在非洲綠色能源版圖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該專案由三一矽能旗下的三一綠能公司承建,是三一在赞比亞落地的第四個微電網專案,也將成為赞比亞單體容量最大的光伏儲能微電網工程,具有標誌性意義。
作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企業之一,三一矽能近年來在海外不斷“加碼”綠色能源佈局,特別是在非洲,逐步構建起由點及面、從專案開發到區域能源服務的全鏈條能力。

本次佳航礦區微電網專案的核心數據尤為亮眼:
容量:10MW光伏+33MWh儲能
類型:光伏儲能微電網系統
技術:大容量儲能構網+智能能量管理系統
目標:保障礦區24小時穩定供電,替代柴油發電

據介紹,該系統是赞比亞同類中儲能容量最大的一套,採用行業領先的構網儲能技術,結合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可精准調節光伏電力波動,實現能源在峰穀時段的智能分配與平衡輸出。專案建成後,礦區將不再依賴傳統柴油發電,有效降低能耗成本與碳排放。
這一專案的落地,意味著中國製造正以更高技術含量參與非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也標誌著三一矽能從“設備出口”走向“能源輸出”,再向“區域能源服務提供商”角色轉型的實質突破。

本次佳航專案是三一矽能在赞比亞開工的第四個微電網專案,代表著企業在本地市場已形成多點落地、星羅棋佈的專案網路。據悉,三一目前已成為赞比亞最大民營可再生能源投資商,所參與專案涵蓋能源供應、儲能系統、工程建設、運維服務等多個關鍵環節,展現出從專案開發到產業鏈整合的“端到端”能力。
在籌備期,三一矽能依託母公司三一集團在裝備製造、全球供應鏈與工程管理方面的系統優勢,快速完成設計、採購、施工、運維等全流程控制,用數月時間完成從策劃到動工的全部準備工作,充分體現了其海外工程調配與執行力的成熟度。
這一能力,在非洲基礎設施投資面臨地理分散、物流瓶頸和政策多樣性挑戰的背景下,尤為可貴。

本項目所在地為佳航礦區,周邊經濟以採礦、物流、基建為主。專案負責人表示,光儲微電網建成後,將為礦區提供連續、清潔的綠色能源,顯著改善能源供應的不確定性問題。
這不僅將帶動礦業企業自身的綠色轉型,也會為當地的物流、施工、建築材料等上下游產業注入“穩定的電力基礎”。從長遠看,該專案對赞比亞部分偏遠地區的能源供給與基礎設施改善,將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佳航專案在投資層面並未完全依賴公共資金,而是由三一矽能以企業自持、自建、自營的方式推進,反映出中國企業“以市場化邏輯做國際專案”的成熟路徑,尤其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中越來越具有參考價值。

三一矽能董事長代晴華在開工儀式上表示:“此次佳航專案不僅是企業在赞比亞的重要戰略佈局,更是我們推動非洲能源轉型的關鍵一役。”他指出,未來三一將持續發揮在技術與管理方面的綜合優勢,確保專案安全、按時、高質量交付。
這背後,是三一在全球推廣“綠色、協調、共用”發展理念的堅持。無論是從自身研發投入、供應鏈整合,還是海外員工培訓、技術輸出,三一都在用“實幹”詮釋社會責任,逐步樹立起中國企業在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中的信譽和形象。
專案合作方也公開評價稱:“三一矽能不僅技術過硬、執行到位,更將合作精神與社會責任深度融合,是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

隨著佳航專案的啟動,三一矽能在赞比亞已不再是單一專案開發商,更正在演化為整個區域的清潔能源“服務平臺”。通過整合設備製造、工程總包、智能運維、技術培訓等多個板塊,三一正在輸出一套“可複製、可落地、可持續”的綠色能源整體解決方案。
這一轉型具有多重意義:
業務模型升級:從一次性交付轉向持續性服務,實現更高客戶粘性與複利效應;
風險控制優化:自持運營部分能源資產,有助於企業在專案週期內獲得更高收益並分散金融風險;
區域影響力提升:通過本地化團隊與長期投入,逐步建立區域合作網絡,提升品牌與政府間關係。
對希望出海的中國企業而言,三一的模式為“技術+資本+本地化運營”的三位一體戰略提供了可參照的路徑。
從“綠電上山”到“微網出海”,從“光伏製造商”到“區域能源運營商”,三一矽能的非洲佈局不僅是對中國工程能力的再次驗證,也是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中,中國企業爭取“新興市場話語權”的一次主動出擊。
赞比亞佳航專案的背後,是中國技術、中國管理、中國理念在“走出去”中的深度融合與本地落地。當綠色能源成為新全球化的關鍵字,中國企業如何保持領先、深化合作、構建規則,已成為下一階段的重要課題。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