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MW落地德国,苏美达辉伦加速“光储充”一体化战略布局
近年来,随着欧洲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与分布式清洁能源的融合应用,正在成为资本、产业与政策合力推动的新风口。在2024年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国际光伏展上,中国企业苏美达辉伦(PHONO Solar)重磅斩获两项总规模116MW的光伏车棚项目,不仅标志着其在欧洲高端市场的深度突破,也预示着“光储充一体化”能源基础设施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本轮签约项目将分别落地德国多个物流枢纽与公共交通设施区域,集成“光伏+储能”系统,进一步推动绿色交通能源体系升级。这一动作也让我们看到,中国能源科技品牌正以高技术壁垒与工程能力,在欧洲复杂市场中赢得广泛信任。
苏美达辉伦此次签署的两个光伏车棚项目,分别为:
与Solea GmbH合作的16MW光伏车棚项目
与NowaX合作的100MW战略采购框架协议
这两个项目的共同特征是——高标准、高门槛、高复杂度。尤其在德国市场,光伏车棚系统作为城市与交通领域的重要建筑构件,除了光伏发电效率本身,还需满足严苛的建筑结构、安全、环保、耐久等技术要求。

苏美达辉伦此前凭借旗下光伏车棚系统顺利通过德国建筑技术研究所(DIBT)认证,为其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技术通行证”。该认证被视为德国联邦政府在建筑技术与材料领域最具权威的第三方审查,认证内容涵盖:
抗风抗雪等结构安全性能
耐火阻燃、抗寒抗腐等耐候性与环保性
光伏组件的热性能与电气稳定性
对售后服务、质量控制、长期可靠性的系统要求
据介绍,苏美达辉伦本轮项目采用的Draco天龙星系列TOPCon组件,已通过包括残余应力测试、冲击实验在内的极端气候测试,具备在高温、高湿、强风和大雪等欧洲极端气候条件下稳定运行的能力。此外,配套的专利支架系统在结构设计方面高度融合“防水、安全、安装便捷”等核心要素,满足德国车棚系统对公共空间改造的多样化场景需求。
此次签约的首个项目,由苏美达辉伦与德国领先光伏EPC企业Solea GmbH合作开发,总规模为16MW。项目将广泛部署于城市公共停车场、商业综合体与办公园区,为日常通勤车辆提供绿色充电与遮阳防护,同时实现光伏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自发自用”闭环。
事实上,随着欧洲多个国家制定“禁燃车”路线图,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光伏车棚+充电桩”的一体化设计正成为新一代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美达辉伦通过组件+支架+EMS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不仅为合作方提供了工程层面的降本路径,也为其打造“绿电即服务”提供了可能。
第二个重磅签约项目,是苏美达辉伦与欧洲新能源开发公司NowaX Energie Beteiligung GmbH签署的100MW光伏车棚战略采购协议。该项目的最终业主方为欧洲头部汽车物流企业。
根据协议,首期工程将覆盖德国5个核心汽车物流枢纽,在当地物流园区部署光伏车棚+储能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1亿度(100GWh),可减少碳排放约8万吨/年,等效于2.2万户家庭年用电量的减碳效果。
这一项目对于欧洲交通与物流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汽车物流基地日照充足、屋顶空间利用率高、能耗负荷稳定,是典型的光储场景优选区域。苏美达辉伦通过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BESS(储能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从“光伏发电”到“能源自洽”的场景升级。
此次双项目的成功签约,是苏美达辉伦在其“分布式能源+”战略路径上的关键落子。该战略以光伏+储能+充电+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创新为目标,打造多元场景下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苏美达辉伦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不仅代表着光伏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环节的拓展,也彰显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从组件制造走向系统设计、从产品出海走向品牌出海。
从此次苏美达辉伦116MW项目签约可以看出,当前中欧清洁能源合作正呈现从“贸易型合作”走向“体系型协作”的趋势。面对欧洲“双碳”政策约束和能源结构重构的强烈需求,中国企业不再只是供应方,而是在设计、建设、交付、运维等关键环节中提供系统化、工程化解决方案的重要合作伙伴。
对于关注可持续投资、能源科技、基础设施融资的金融与产业从业者而言,这类高技术壁垒、高落地效率、高可持续回报的项目,将逐步构成未来“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资产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