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通車的“快速路”,正在重塑中塞合作的地緣經濟版圖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塞合作又邁出了關鍵一步。近日,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塞爾維亞瓦列沃快速路專案主線正式實現全線通車,並順利獲得業主頒發的接收證書。這條全長18.3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的雙向四車道現代化快速通道,打通了連接瓦列沃與拉伊科瓦茨之間的“動脈”,不僅提升了地區基礎設施水準,也成為中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瓦列沃快速路專案位於塞爾維亞中西部地區,地理位置特殊:既是連接區域內陸工業帶與首都圈的重要走廊,也是面向泛巴爾幹地區交通網絡的延伸節點。快速路橫跨瓦列沃市區至拉伊科瓦茨,全長18.3公里,雙向四車道,設計車速100公里/小時,具備高速通行、貨運中轉與區域聯動三重功能。

專案建成通車後,將對以下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提升區域聯通能力:快速路大幅縮短了瓦列沃與首都貝爾格萊德之間的時空距離,為區域產業與城市群融合提供交通支撐;
改善民生與出行效率:為瓦列沃及沿線居民帶來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通勤環境,解決長期困擾的交通瓶頸問題;
帶動周邊產業經濟發展:有利於物流流通、製造出口、旅遊開發等領域快速集聚,助力瓦列沃向“中西部交通樞紐”升級。
在整個中東歐交通樞紐網路不斷優化的當下,這條快速路將不僅是一條城市通道,更是塞爾維亞區域一體化與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中的關鍵一環。
瓦列沃快速路專案的融資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專案實施落地再次彰顯了中國政策性金融機構在國際產能合作中的穩健與專業。近年來,進出口銀行深度參與了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中東歐地區多個基礎設施與能源領域重大專案,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全週期、全鏈條的金融支撐。
在塞爾維亞,進出口銀行已成功支持實施了鐵路、公路、橋樑、能源等多個領域的重點專案,形成了“融資+工程+本地合作”的立體化合作模式。瓦列沃專案是其中又一典範,展現了三方面的優勢:
融資穩定:政策性貸款結構清晰、利率合理、週期匹配性強,為工程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風險管理成熟:具備強大的專案評估、信用控制及合規審查機制,降低跨境金融交易成本;
本地化執行機制:鼓勵本地用工、材料採購與配套服務,促進專案在地融合與可持續運營。
進出口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中塞“一帶一路”合作向更高水準、更深層次發展,積極為共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塞爾維亞作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重要戰略合作夥伴,其“樞紐型國家”地位愈加凸顯。從匈塞鐵路到博爾礦山,再到本次通車的瓦列沃快速路,中塞合作已覆蓋交通、能源、礦產、製造、金融等多個維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雙邊合作樣板。
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快重構的背景下,塞爾維亞憑藉其歐亞交匯、東西通達的區位優勢,正成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重要“橋頭堡”。瓦列沃快速路的開通,正是將中國基礎設施能力“延伸到歐洲中部腹地”的關鍵一步。
同時,中塞雙方的政治互信與高層互動頻繁,為專案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此次快速路通車不僅標誌著工程的完成,也進一步夯實了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信心與互信基礎。
瓦列沃快速路專案的順利通車,也折射出“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幹快上”的初期擴張期,逐步過渡到**“精准落地、風險管控、回報可見”**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意味著:
專案將更強調財務可行性與社會回報;
跨部門協調與多邊機制合作日益重要;
ESG(環境、社會、治理)標準成為新門檻。
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工程、中國融資與中國服務三位一體的全球化能力,也需要不斷進化、適配並引領未來國際合作新標準。
瓦列沃快速路,不只是塞爾維亞交通網絡的一部分,也不僅僅是中國承包企業的一項海外工程,它更是一條連接國家戰略、市場機制與國際影響力的通道。
在這條僅18.3公里的路上,凝結的是中塞兩國長期信任的積澱,是中國基建出海能力的體現,也是“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向更高質量邁進的縮影。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