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安盛集团申请在港重设总部——香港新法为外国保险公司迁册提供便利通道
香港政府已启动公司重设注册地(re-domiciliation)新机制,法国保险巨头安盛集团(AXA)旗下香港及澳门公司成为首批申请者之一。此举标志着香港推动企业迁册制度现代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也为在港设有实质运营的国际保险公司提供更明确的法律路径。
根据香港公司注册处的安排,在申请企业提交所需材料后,审批流程将在两周内完成,无需复杂且高昂的司法程序。通过此次修订,《公司条例》自5月27日正式生效,海外注册公司可申请将注册地迁至香港,企业法律身份不变,可继续营运。
安盛香港及澳门公司于上周五宣布,计划依据该新制度,将其注册于百慕大的安盛中国地区保险有限公司(AXA China Region Insurance Company (Bermuda) Limited)迁册至香港。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迁册制度尤其受到在港拥有广泛业务的跨国保险机构关注。
香港财政司司长许正宇指出,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局势持续动荡,国际市场监管充满不确定性。相比之下,香港拥有良好的法治传统和稳健的金融体系,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外部挑战时保持稳定运营,“香港正是这些企业实现风险分散与战略重构的理想之地。”
推动保险枢纽建设,新法落地迎来制度利好
5月14日,香港立法会通过《2024年公司(修订)(第2号)条例草案》,正式确立公司迁册的法定机制。该制度允许外地注册公司在保留其法律实体的前提下迁册至香港,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域保险枢纽的制度吸引力。
香港保险业监管机构——保险业监管局(IA)对该法案表示欢迎,并表示将与相关监管机构协作,协助有意迁册的保险公司完成过渡。IA行政总裁张云正表示,“对于那些已在香港建立深厚业务基础、但注册地仍在海外的持牌保险公司而言,此项修订备受期待。它不仅体现香港金融市场的制度优势,也强化了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长期险业务显著增长,内地客户驱动新保单需求
据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长期保险业务实现总保费6,378亿港元。其中不包括退休产品的新造保单保费为2,198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21.4%。其中,非投资相连个人保险产品贡献了2,081亿港元,包括分红保单1,824亿港元和其他产品257亿港元。投资相连产品保费稳定在112亿港元。
引人注目的是,约70,000张合资格延期年金计划已于年内发出,合计保费达45亿港元,占个人业务总额的2.1%。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保单持有人贡献了628亿港元的新造保费,涵盖终身寿险、重疾险及医疗险等核心保障型产品。
年内总在保保费同比增长11.4%至5,374亿港元,而理赔与赔付支出合计为3,525亿港元,显示出保险产品在应对客户保障需求方面的稳健作用。
一般保险业务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结构日趋多元
在一般保险方面,2024年香港市场实现毛承保保费总额为1,005亿港元,净保费697亿港元,总赔款支出为530亿港元,市场整体经营利润达81亿港元,其中承保利润占33亿港元。
直接一般保险业务的毛保费为514亿港元,其中意外与健康险贡献228亿港元,雇员赔偿及一般责任险为121亿港元,财产损失险和汽车保险分别为62亿港元和54亿港元。尽管某些领域如经济损失险、意外与健康险出现承保亏损,但由财产与责任保险带来的收益实现了部分对冲。
再保险方面,入账毛保费490亿港元,净保费339亿港元,赔款支出250亿港元。再保险业务整体承保利润为21亿港元,主要来源为财产险。
市场韧性凸显,未来五年保持稳步增长
根据GlobalData研究机构的预测,香港一般保险市场将在未来五年维持5.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毛保费总额预计将在2029年增至854亿港元(约合109亿美元)。这一预测以2025年预计保费699亿港元为基准,与IA公布的2024年数据基本一致,反映出香港核心保险业务板块的稳定增长预期。
对于跨国保险机构而言,香港持续推进监管现代化改革、改善市场准入机制,意味着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环境下,这一国际金融中心仍能提供战略性安全港。无论是全球重组计划、资本部署优化,还是接近大湾区高净值客户群的战略布局,香港的制度升级正为外国保险公司提供新的机会窗口。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