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电中标菲律宾重点工程,打造区域供水新标杆
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需求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市场上频频斩获佳绩。近日,中水电菲律宾分公司再传捷报,成功中标巴格巴格蓄水池设计建造项目,成为菲律宾首都圈水务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参与方。


此次中水电菲律宾分公司中标的项目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大马尼拉区奎松市,是奎松市推进供水系统现代化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合同周期为1020天,涵盖了从设计到建设的全周期工程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

设计及建造一个容量达100兆升(即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
配套建设进出水管道铺设工程;
现有泵房的升级改造;
既有储水设施的拆除及清理工作。
这一体量的水务工程不仅规模可观,在技术整合与工期控制方面也对承建方提出较高要求。中水电凭借其在全球水利、电力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丰富经验与优良记录,从众多国际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该项目。

作为大马尼拉都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奎松市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持续增长,用水需求随之攀升。然而,供水系统建设长期滞后、季节性干旱频发、管网老化严重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根据菲律宾水务与资源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大马尼拉区约有25%以上居民面临供水不稳定问题,特别是在旱季及高峰时段,缺水情况更为严重。而老旧的蓄水池与管网系统也难以应对城市扩张和用水量提升所带来的挑战。
巴格巴格蓄水池项目的推进,正是对这一现状的直接回应。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显著提高区域供水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逾百万人口提供更有保障的生活和工业用水。

此次项目不仅是工程上的一次突破,更在社会、生态与外交层面实现多重效益:
基础设施现代化助力公共服务升级
10万立方米的蓄水能力,可在极端天气和临时供水中断情况下提供强有力的缓冲,缓解城市供水系统的应急能力短板。新设施将配备自动化监测与水质管理系统,全面提升用水安全和输送效率。
环保与节水协同,支持绿色城市战略
新设施建成后将有效减少原有设备带来的漏损和污染隐患,降低水资源浪费率。这也与菲律宾政府推动的“绿色基础设施计划”相契合,有助于推动城市向可持续发展路径转型。
区域合作典范,深化中菲务实互利关系
近年来,中菲在基础设施合作上成果不断。从桥梁、公路、港口到水务工程,中资企业的高效履约与融资支持能力逐渐赢得当地政府与民众的认可。本项目的成功落地,将进一步加深双边在公共服务、民生保障领域的合作互信。

作为中国电建集团的核心成员,中水电长期深耕海外市场,在亚洲、非洲及拉美多个国家完成了大量高难度工程建设任务。尤其是在水资源管理与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具备从规划设计、投融资、施工管理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中水电菲律宾分公司此次成功中标,正是该企业多年积累下的技术能力、国际项目管理经验和本地化运营策略的集中体现。其过去在菲律宾境内已成功交付多个水电与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了良好的品牌信誉与政企关系网络。

基础设施融资创新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资金融机构与开发性金融机构正在寻找风险可控、回报稳定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此类设计-建造一体化项目,未来或可通过PPP、专项债等方式引入更多金融工具组合。
法律与合规服务需求释放
中资企业在菲律宾项目中标与执行过程中,涉及大量跨境招标、当地政府审批、用地政策协调、环保合规等环节,涉外律师事务所与合规顾问机构在项目合同、风险评估、争议解决等方面将迎来更多业务机遇。
本地化人才与项目运营对接空间扩大
随着项目落地推进,更多本地技术工人、工程师、运营人员将被纳入项目体系,这对涉外人力资源与技术培训服务机构也提出新的合作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已不再是单一的工程竞争,而是多维度、多角色参与的系统性协同过程。中国企业如中水电的持续突破,是我国在全球基础设施市场中“由硬向软”转型的典范。
在全球绿色转型与区域一体化加速的大背景下,谁能提供更高效、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解决方案,谁就将在新一轮国际合作中占据先机。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