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亿美元!中国铁建再下一城,刷新沙特基础设施建设新标杆
近期,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传来重大捷报——公司与沙特主权基金PIF旗下德拉伊耶古城开发公司正式签署沙特国王大学基础设施及配套搬迁项目合同,合同金额高达1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5亿元)。在当前全球基建格局重构、中东“愿景2030”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此项目的签约不仅是中国央企“走出去”的又一典范案例,也再次彰显中国在复杂基础设施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项目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西北部,是沙特“愿景2030”战略中关键的德拉伊耶古城开发系列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拉伊耶古城作为沙特王室发源地、文化遗产核心,是该国国家形象与旅游振兴计划的关键节点。
此次签约的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沙特国王大学公用事业及行政办公设施的设计、建设与搬迁;
地区冷却厂、储水装置、污水处理厂等关键配套设施的建设;
能源输送站、公用事业隧道、办公楼及附属设施等现代化基础系统集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核心工程之一——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将成为该项目最具技术含量的亮点工程。
作为本项目的技术核心,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全长1.7公里、宽度达20米,设计上具备高度集约化与复杂系统并行运行的能力。综合管廊将同时容纳:
区域制冷管道
中温热水系统
雨污水系统
城市供水主干线
这一布局打破了传统管线系统“分散布局、重复施工、后期运维冲突”等顽疾,实现空间利用最优化和设施运行的高可靠性。
尤其是在新旧系统“无缝对接”方面,该工程创新采用智能切换系统,确保新建与既有设施在迁移与替换过程中不中断运行。这一技术不仅为沙特带来新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也为未来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可复制模板。
项目表明,中国铁建正在逐步从传统土建承包商角色,转型为具备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的全球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商。通过参与“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项目,中国铁建正在提升在中东乃至全球市场中的品牌力与溢价能力。
不仅如此,此次项目的合作方Diriyah Company,背后正是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这本身意味着中国企业正逐步进入沙特最核心的资本与政策圈层,为后续更多项目落地打开战略通道。
沙特近年来持续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力图摆脱对石油的单一依赖,大力投资教育、医疗、旅游与城市开发等新兴产业。而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各产业发展的底层支撑,已成为最重要的优先级之一。
中国铁建此次带去的,远不只是建筑技术,更是包括:
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数字化工程协同体系
高效能能源与资源调配逻辑
这种“方案+工程”的复合输出模式,与当前中东国家的结构性需求高度契合,凸显出中国企业“价值嵌入式”的全球拓展策略。
回顾过往,欧美国家在中东基础设施领域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以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建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以更高效率、更强技术、更优性价比实现对传统格局的重塑。
对于沙特而言,选择中国合作方是其经济转型需求的理性体现;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进入高附加值、政治风险可控的海外项目,则是“高质量走出去”的最佳路径。
预计随着本项目正式启动,中国铁建将积累更丰富的地下空间、智慧城市、城市更新等领域国际项目经验,为更多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本次沙特国王大学基础设施及配套搬迁项目,不只是一个11.3亿美元的大单,也不只是中沙之间的又一次合作,而是中国基建从“价格优势”走向“技术标准输出”的标志性案例。在全球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热潮中,中国企业正以全新姿态进入核心战场。
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代表着中国企业的海外盈利能力持续走强,也提示了中东地区在未来5—10年内将成为全球资本、技术与政策竞合的关键地带,值得重点关注与深度参与。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