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東能源轉型,阿曼風電合作成中阿綠色發展的樣板
當地時間4月13日上午,一場備受矚目的能源合作簽約儀式在中東國家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這不僅是一紙合同的落地,更是一場圍繞能源結構轉型、綠色低碳發展的全球性實踐。
在阿曼能礦部、財政部、自由區管理機構、投資促進部等多位部長的共同見證下,中國上海電氣集團與阿曼Mawarid集團簽署了包括風電專案供貨框架協議、技術授權、本地化工廠設計等在內的一攬子合作協議。這不僅標誌著上海電氣在中東市場的新能源佈局取得關鍵進展,也成為中阿之間推動綠色能源合作的典範案例。

近年來,中東國家加速轉型,逐步擺脫對傳統石油經濟的單一依賴,向多元能源體系過渡。阿曼作為阿拉伯半島的能源重鎮,同樣在“2040願景”與“國家綠氫戰略”的引導下,全力推動能源結構的綠色重構。

而此次風電專案的正式簽約,無疑是阿曼轉型路徑中的重要一環。阿曼能礦部部長薩利姆·本·納斯爾·阿烏菲在致辭中對上海電氣在風電技術積累與創新方面給予高度評價。
對於阿曼而言,借助中國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規模優勢和技術積澱,不僅是補足自身在清潔能源開發上的短板,更是其參與全球綠色競爭的一條現實路徑。
上海電氣董事長吳磊在簽約現場表示,上海電氣始終秉持“開放協同、合作共贏”的理念,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推動全球能源轉型。
這意味著,上海電氣此番出海,已經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設備出口”,而是更深層次的“能力輸出”——在當地建廠、技術落地、工人培訓、本地化製造,形成完整生態鏈條。這種商業模式上的轉型,不僅能提升專案效率與成本優勢,更契合阿曼當前強調產業本地化與技術引進的政策導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協議內容中還包含了本地化工廠設計方案,這對於提升阿曼本土新能源產業鏈水準、帶動就業和技術培育意義重大。
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出海中東市場絕非易事。地緣政治、文化差異、政策環境複雜度遠高於其他傳統海外市場。但上海電氣此次能夠獲得阿曼政府如此高規格接待,足以體現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已被中東主權國家層面認可。
據悉,簽約儀式現場除阿曼中央政府官員外,阿曼主權基金主席、NAMA控股公司主席、阿曼石油董事局主席等也悉數到場。中方方面,上海電氣黨委委員、副總裁金孝龍,以及阿曼Mawarid集團CEO穆斯塔法等超過100位重要嘉賓共同出席。
值得關注的是,在簽約儀式前,吳磊還分別與阿曼能礦部部長薩利姆和阿曼公共服務管理局主席曼蘇爾·本·塔勒布·希奈舉行閉門會談。雙方就未來在氫能、儲能、智能電網等新型能源技術領域的合作方向交換了意見。
顯然,這次合作不是孤立的風電專案,而是中阿新能源合作全鏈條、全週期的全面協作。
從宏觀政策來看,中國企業正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在中東、非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加速形成“能源+產業”雙輪驅動格局。
阿曼“2040願景”明確提出,要在未來十年內將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提升至39%。尤其在綠氫戰略層面,阿曼政府提出要打造全球綠氫生產與出口中心,吸引國際資金和技術合作夥伴共同建設大型清潔能源基地。
而中國企業在光伏、風電、氫能製備等環節的技術成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正好與阿曼的願景高度契合。
從商業視角來看,上海電氣此次與Mawarid集團的深度合作,將成為其他中國清潔能源企業探索阿曼乃至中東市場的“範例工程”。而通過本地化設計和技術授權等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專案落地效率,也有助於推動阿曼構建完整產業鏈,逐步向“能源輸出+技術輸出”型國家演變。
全球能源版圖正在劇烈變動,從“以油為王”到“以綠為先”,從資源依賴到科技驅動,每一個正在轉型的國家都在尋找值得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
上海電氣此次與阿曼政府和企業共同攜手,不僅是一次商務上的成功簽約,更是一場關於全球能源治理、綠色合作路徑與技術信任關係的深層次試水。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