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能源棋局:從天然氣到儲能,TAQA如何打出未來能源組合拳?
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不斷加速的背景下,阿聯酋再次以行動證明其對“可持續+穩定”能源戰略的高度重視。2025年,阿布扎比國家能源公司與阿聯酋水電集團聯手簽訂了一項具有標誌性意義的24年期購電協議,共同開發位於Al Dhafra地區的一座1GW開式迴圈天然氣發電廠。這一專案不僅技術先進、規模宏大,更將在保障阿聯酋能源安全與綠色轉型之間,搭建起一座平衡橋樑。
在這座天然氣電廠背後,是TAQA更大的能源戰略圖景:通過整合電網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專案與儲能系統,打造面向未來的“全天候”能源體系。

此次新建的OCGT天然氣發電廠將由TAQA獨資持有並全權負責運營與維護,這意味著該專案的所有風險與回報完全歸屬於TAQA。這種高參與度也表明,TAQA對該專案的技術、經濟與戰略前景具有高度信心。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座天然氣發電廠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化石能源專案”,而是服務於阿聯酋整體可再生能源戰略的“調節器”角色。TAQA旗下的Taqa Transmission同步推進的電網基礎設施升級,將使得新增發電容量能夠與新興負荷(如大型儲能、工業園區等)高效對接。
從能源調度的視角來看,這是一種高等級的能源管理邏輯:利用開式迴圈天然氣發電的快速回應特性,在可再生能源出現波動時及時補位,從而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這種策略在光伏、風電比例快速上升的國家或地區(如中國“沙戈荒”風光基地)同樣具備高度參考價值。
新建天然氣電廠的“對手”並非其他傳統電源,而是阿聯酋綠色能源的明星專案——馬斯達爾(Masdar)主導的60億美元可再生能源計畫。該計畫結合5GW的太陽能發電容量與19GWh的電池儲能系統,目標是打造“全天候”的綠色電力解決方案。這一組合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前沿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達爾計畫本身並非孤立存在,而是阿聯酋2050年能源戰略的組成部分。該國已經更新目標,計畫在2030年前投入1500億至2000億迪拉姆(約合人民幣3000億-4000億元),用於保障能源供應與經濟增長的協同。
在這一背景下,TAQA的OCGT專案成為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重要後盾,確保在風光電無法穩定輸出時,仍有高效、低碳的備用電源可用。這也體現出阿聯酋能源戰略的現實主義特色:既有對綠色能源的大膽擁抱,也有對系統安全性的務實考慮。
從宏觀層面看,阿聯酋的能源戰略已進入“結構性變革+系統性優化”階段。根據其最新能源戰略,2030年前的重點專案還包括: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太陽能公園第六期工程(1.8GW)
迪拜廢物能源專案第二階段建設
阿布扎比Al Ajban與Al Khazna兩座1.5GW光伏專案
其中,僅馬斯達爾一家公司,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就達100GW,而目前其裝機量為20GW,這意味著年均需新增13GW左右的綠色電力能力。
在這一全景圖中,TAQA的角色不僅是傳統能源的堅守者,更是未來能源系統的“穩定錨點”和“技術整合者”。其通過掌控從發電、輸電到電網運營的完整價值鏈,在提升阿聯酋能源彈性的同時,也強化了自身的系統性競爭優勢。
對於中國的能源企業、工程承包商、海外投資機構來說,阿聯酋此輪能源戰略升級提供了三方面重要啟示:
專案設計要有系統思維
簡單的光伏或風電專案已難以滿足新興市場的需求,儲能、電網、調峰電源的綜合打包方案將成為主流。
運營機制是關鍵競爭力
TAQA的高占比自營、自維模式提升了專案的財務閉環能力,也對中國企業的海外專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區域市場深耕優勢顯現
阿聯酋能源市場越來越重視“本地整合能力”。中國企業在中東佈局時,可通過設立區域總部、與本地公用事業公司合資等方式,提升競爭力。
當我們重新審視TAQA與EWEG之間這項24年的購電協議,會發現它所涉及的不僅是能源專案本身,更是一整套關於“國家韌性、綠色承諾與增長可持續性”的系統性佈局。
而這種超越單一專案收益的戰略視角,或許正是中國在下一輪全球能源產業競合中,需要更多去理解和借鑒的關鍵所在。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