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供水项目:中资企业深耕“一带一路”再落重笔
当地时间3月31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与阿斯塔纳首都供水公司成功签署阿斯塔纳市供水项目EPC合同,合同金额约6,512亿坚戈(折合人民币约96亿元)。这是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承建的首个供水项目,标志着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迈出新步伐。

阿斯塔纳市作为哈萨克斯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用水需求持续上升。此次供水项目位于阿斯塔纳市东南部,主要建设内容涵盖:

取水泵站:每日取水能力达34.2万立方米
加压泵站:两座,确保稳定供水
输水及配水管道:总长约400千米
净水厂:日处理能力达21万立方米
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当地200万人的用水条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哈萨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需求旺盛。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凭借在全球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与哈萨克斯坦政府及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此次阿斯塔纳供水项目不仅是中资企业深度参与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落实中哈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项目落地后,预计将显著改善当地供水条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进一步巩固两国经贸往来和互信合作。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资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此次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成功签约阿斯塔纳供水项目,释放出以下信号:
巩固中资企业在中亚基建市场的竞争力
该项目是中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承接的首个供水项目,表明中国企业在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后续在中亚地区承接类似项目奠定了基础。
拓展国际工程承包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能够提升项目执行效率,降低风险,为未来更多跨境基建项目提供可复制经验,同时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推动中资企业与东道国深化产业合作
供水项目不仅涉及施工建设,还涉及设备供应、技术支持、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为中资企业在当地建立长期合作提供了契机,推动中哈两国在更广泛领域的合作。
阿斯塔纳供水项目的成功签约,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深耕的又一范例。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需求,中资企业将凭借技术优势、项目管理经验和资金支持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更大作用。未来,中哈两国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拓展至能源、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