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保險業協會呼籲修訂歐盟分類法規
歐洲保險業協會(Insurance Europe)近期發布立場文件,敦促歐盟修訂《可持續活動分類條例》(Taxonomy Regulation),認為當前框架對保險行業存在適用性問題,並提出四大關鍵修訂領域。
該協會指出,現行分類法規過度依賴"技術篩選標準"(technical screening criteria),這些標準主要針對實體經濟活動設計,難以適配保險業的風險轉移與資本配置功能。例如,針對制造業的碳排放強度指標,無法直接衡量保險產品在氣候減緩方面的貢獻。
文件重點強調四大修訂訴求:
調整可持續活動認定標準
建議引入基於"實質性貢獻原則"(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principle)的替代性指標,允許保險公司通過承保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氣候相關風險管理服務等途徑,證明其對環境目標的貢獻。同時要求歐盟明確保險投資組合的碳排放計算指引。
強化社會維度考量
批評當前分類標準過度聚焦環境因素,要求將《社會分類法》(Social Taxonomy)的制定列為優先事項。建議將普惠保險產品(如自然災害覆蓋)、職業培訓計劃等納入社會可持續活動範疇。
優化信息披露要求
指出現有披露規則(2023年6月生效的《分類法規授權法案》)導致保險公司重復披露相同數據。提議允許企業通過引用現有非財務報告(如SFDR報告)滿足部分披露義務,降低合規成本。
建立動態更新機制
呼籲設立常設性技術專家小組,每兩年評估標準有效性。特別建議將核能、天然氣等過渡性能源納入分類體系,認為當前排除政策與歐盟能源安全戰略存在沖突。
歐洲保險業協會總幹事Lara O'Donnell強調:"有效的分類體系應成為資本配置的‘GPS導航’,而非‘限速路障’。我們支持歐盟綠色轉型目標,但現行框架可能意外抑制保險業對可持續基建項目的投資能力。"
該文件已提交歐盟委員會,預計將在2024年分類法規中期評估中被納入討論。彭博智庫分析師指出,若修訂建議被采納,可能釋放約300億歐元保險資金進入可持續投資領域。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