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外貿成績斐然,助力全球產業鏈穩步復蘇
2024年,中國外貿迎來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單,進出口總值突破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再創歷史新高。作為全球貨物貿易的第一大國,中國的外貿增速與全球趨勢保持一致,並且在規模、增量和品質上實現了“三量”齊升。我們不僅穩固了全球外貿的領軍地位,而且在國際市場中展現了更多活力和韌性。
外貿規模再創新高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24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達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這一增幅是近年來的重要突破,且遠超“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長水準。與2020年相比,2024年中國進出口總值增長了11.63萬億元,相當於五年增量的1.5倍。
從出口來看,中國2024年出口規模達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這是連續8年保持增長,展現出強大的出口動能和市場活力。進口方面,中國全年進口18.39萬億元,增長2.3%,繼續保持第二大進口國的地位。
貿易夥伴多元化持續推進
中國對全球貿易夥伴的拓展呈現出多元化趨勢,2024年中國與160多個貿易夥伴實現了進出口增長。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不斷深化,對這些國家的進出口增長了6.4%,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50.3%。其中,出口增長了9.6%,進口增長了2.7%。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增長為中國外貿貢獻了近六成的增量。
中國對歐盟、東盟及金磚國家的貿易往來也持續增長。尤其是與歐盟的雙邊貿易在2024年增長了1.6%,其中法國、西班牙、匈牙利的進出口增幅分別達到了2%、4.5%和12.9%。同樣,中美之間的貿易增速也達到了4.9%,繼續穩步推進雙邊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
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在產品結構方面,中國出口的產品日益豐富和高端化,出口的機電產品增長了8.7%,占總出口的比重提高至59.4%。尤其是高端裝備出口增長超過了40%。2024年,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3D印表機和工業機器人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分別達到了13.1%、32.8%和45.2%的增幅,標誌著中國在科技創新和高附加值產品方面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製造業依然是中國外貿的主力軍,占出口總值的98.9%。其中,裝備製造業、消費品製造業和原材料製造業的出口分別為14.69萬億元、5.43萬億元和3.12萬億元。積體電路、平板顯示模組、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增長分別為18.7%、18.1%和60.1%,推動中國外貿結構向更高端、更綠色、更智能的方向轉型。
儘管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如地緣政治緊張、單邊主義抬頭、保護主義加劇等挑戰,但中國外貿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海關總署分析認為,中國外貿增長的動力來自於市場多元化、產品結構優化和國際需求不斷升級。
呂大良表示,雖然外部環境充滿挑戰,但中國的出口具備多種競爭優勢:一方面,中國出口產品種類齊全,涵蓋了從低端到高端的多個領域;另一方面,中國的產業鏈完善、技術創新持續,能夠靈活調整以適應全球市場的需求變化。此外,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和全球供應鏈的整合力,使得中國外貿在不確定性中仍然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
關於“中國產能過剩”的質疑,王令浚明確回應稱,所謂的“過剩”問題並不存在,中國製造依託的是完善的產業體系和持續的技術創新,這些優勢使得中國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仍然極具競爭力。
2024年,中國進口規模為18.39萬億元,同比增長2.3%。雖然進口增速較為溫和,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進口市場的潛力仍然巨大。呂大良指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影響了進口的增速,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市場容量的飽和。未來,中國將繼續擴大進口,特別是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高附加值產品領域,推動全球產業鏈的深度合作。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預測,全球經濟將保持溫和增長,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仍然具備巨大的市場需求。到2030年,中國從發展中國家的累計進口規模有望超過8萬億美元,這將為全球供應商提供更多商機。
2024年,中國的跨境電商、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新業態繼續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跨境電商進出口達到2.63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1萬億元。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穩步推進,全年進出口總值達2776.5億元,增長了20%。
此外,自由貿易試驗區和AEO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表明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外貿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2024年,中國外貿的卓越成績為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與復蘇提供了重要支撐。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展現出獨特的韌性與活力,推動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繁榮。
展望未來,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升級、技術創新的不斷突破以及國際合作的深化,中國外貿將繼續走向高質量發展,不僅為國內企業創造更多機遇,也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可能性。
來源:海關發佈、浙江貿促、央視新聞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